
产品型号:ELISA?
更新时间:2025-10-28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 问 量 :1110
021-34556080
相关文章
NRK-52E正常大鼠肾细胞
NRK-52E正常大鼠肾细胞是肾脏生理与病理研究领域的经典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模型,源自正常成年大鼠肾脏的近端小管区域,经体外分离纯化建立。该细胞完整保留了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典型形态结构、物质重吸收功能及对肾损伤因子的敏感性,无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特性,在肾脏生理机制解析、药物肾毒性评估、肾损伤修复研究及肾脏疾病模型构建中发挥核心作用,为肾脏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提供了贴近体内生理状态的实验载体。
一、核心生物学特性
(一)组织来源与细胞属性
NRK-52E 细胞精准源自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与体内近端小管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作为肾脏重吸收功能的核心执行细胞,其保留了近端小管te有的结构特征:细胞膜表面密布微绒毛(刷状缘),形成巨大的物质交换面积,适配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的高效重吸收;胞质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 20%-30%),为主动转运过程提供充足 ATP;同时富含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参与细胞内代谢废物降解与氧化应激防御。此外,细胞携带正常大鼠的二倍体核型,无染色体异常,传代过程中维持正常细胞的生长规律(如接触抑制、有限增殖潜能),区别于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特性,是研究近端小管生理功能的理想工具。
(二)形态与生长特征
体外培养时,NRK-52E 细胞呈典型上皮样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为多边形或短梭形,胞质均匀且呈嗜酸性,细胞核大而圆润,核仁清晰(1 个为主),染色质分布均匀,分裂象较少(符合正常体细胞增殖特征)。细胞间连接紧密,汇合后形成连续的 “铺路石样" 单层细胞,当汇合度达 90% 以上时,出现明显接触抑制,生长速率显著减缓并停止增殖 —— 这一特性是判断其 “正常细胞" 属性的关键标志。
细胞增殖能力温和,倍增时间约 48-72 小时,传代 30 代以内可维持稳定的形态与功能;超过 30 代后易出现老化,表现为胞质颗粒增多、细胞伸展变形、增殖速率下降。常规接种密度以 3×10?-5×10? cells/cm2 为宜,接种后 24 小时贴壁率达 85% 以上,48 小时进入对数生长期,72-96 小时汇合度达 80%-90%,需及时传代避免过度密集导致功能退化。
(三)分子表型与功能特性
分子层面,NRK-52E 细胞呈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表型:一是高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如细胞角蛋白 18(CK18)、紧密连接蛋白 ZO-1,阳性率均达 95% 以上,可通过免疫荧光验证细胞身份;二是表达近端小管功能核心蛋白,如水通道蛋白 1(AQP1,负责水分重吸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 1(SGLT1,介导葡萄糖主动转运)、钠钾 ATP 酶(Na?/K?-ATPase,维持离子梯度),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直接反映细胞重吸收功能活性。
功能上,细胞具备近端小管的核心生理功能:可主动摄取葡萄糖(通过 SGLT1 介导,摄取率达 15-20nmol/mg protein/h)、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模拟体内近端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对肾损伤因子(如某些抗生素、重金属离子、高糖环境)高度敏感,损伤后会出现细胞凋亡率升高、AQP1/SGLT1 表达下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增加等现象,精准模拟体内近端小管损伤过程,为肾毒性机制研究提供可靠模型。
二、体外培养与操作规范
(一)基础培养体系配置
NRK-52E 细胞对培养条件要求严格,需精准控制营养与环境参数以维持功能:
培养基选择:优先使用高糖 DMEM 培养基(含 4.5g/L 葡萄糖、1mM 丙酮酸钠),该培养基能提供充足能量,满足细胞高代谢需求 —— 低糖培养基会导致细胞增殖速率下降 40%,且 SGLT1 表达量降低;
血清与添加剂:添加 10%-12% 胎牛血清(需筛选低内毒素、低肾损伤活性批次),加入 1% 抗菌试剂预防污染;无需额外添加生长因子,细胞可自分泌维持增殖;
培养环境:温度 37℃±0.5℃,CO?浓度 5%±0.2%,湿度 95%±2%,pH 7.2-7.4,渗透压 280-320mOsm/kg;使用普通培养瓶(无需涂层),每 2-3 天换液,避免尿素、肌酐堆积模拟肾损伤环境。
(二)传代与功能维持操作
传代时机:汇合度 80%-90% 时传代(每 3-4 天一次),传代比例 1:2-1:3(比例过低易密度过高,过高延长贴壁时间)。
传代步骤:
弃旧培养基,用无菌 PBS 轻柔冲洗 2 次(避免损伤微绒毛);
加含 0.02% EDTA 的消化液(25cm2 瓶加 1mL),37℃孵育 2-3 分钟,镜下见细胞收缩间隙增大时,加 2-3 倍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
轻柔吹打分散细胞,离心(1000×g,5 分钟)后用新鲜培养基重悬,按比例接种新瓶。
功能维持:每 8-10 代检测葡萄糖摄取率(≥15nmol/mg protein/h)与 AQP1 表达(阳性率≥85%);功能下降时,加 5ng/mL 表皮生长因子(EGF)培养 48 小时恢复;避免频繁换血清批次,更换后适应 2-3 代。
(三)冻存与复苏要点
冻存准备:选对数生长期、功能稳定细胞(活力≥95%),冻存液按 “10% DMSO+20% 胎牛血清 + 70% 高糖 DMEM" 配制,冰浴操作,DMSO 缓慢滴加混匀。
冻存流程:消化离心后重悬细胞(浓度 6×10?-1×10? cells/mL),分装冻存管;程序降温:4℃30 分钟→-20℃1 小时→-80℃12 小时→液氮保存。
复苏操作:37℃水浴快速解冻(60-90 秒),加 10 倍预热培养基离心去 DMSO,接种后 24 小时换液,72 小时检测活力与功能。
三、主要研究应用场景
(一)肾脏生理机制研究
NRK-52E 细胞是解析近端小管功能的核心工具:
重吸收机制研究:通过检测葡萄糖 / 氨基酸摄取率,结合抑制剂实验(如根皮苷抑制 SGLT1),明确转运蛋白功能;例如,加根皮苷后葡萄糖摄取率下降 80% 以上,验证 SGLT1 的关键作用;
离子平衡调节研究: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 / 钠离子浓度,结合 Western blot 分析离子通道蛋白(如 TRPV5)表达,研究近端小管对电解质的调节机制,为高血压相关肾损伤研究提供依据。
(二)药物肾毒性评估
依托肾损伤敏感性,细胞是药物肾毒性筛选的重要模型:
肾毒性筛?。航蜓∫┪铮股?、化学药物等)与细胞共培养,通过 CCK-8 测活力、流式测凋亡、Western blot 测 AQP1/SGLT1,计算半数毒性浓度(TC??),筛选低肾毒性药物;
毒性机制研究:对肾毒性药物,检测其对线粒体功能(ATP 生成、膜电位)与氧化应激(ROS、SOD)的影响,明确损伤机制(如氧化应激、线粒体障碍),为肾?;ひ┪镅蟹⑻峁┌械?。
(三)肾损伤修复与疾病模型研究
细胞可用于肾损伤修复与疾病模型构建:
修复研究:构建肾损伤模型(如药物诱导),加修复因子(EGF、HGF),观察细胞活力恢复、划痕愈合速率,研究修复机制;
疾病模型:通过基因编辑(如敲除 PKD1)或环境诱导(高糖、高尿酸)构建肾病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如囊肿形成)与功能异常,研究疾病机制;测试候选药物对模型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
Copyright © 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