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11-03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 问 量 :747
021-34556080
相关文章
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
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是从 Balb/c 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分离、纯化并建立的永生化肺泡巨噬细胞系,保留了体内肺泡巨噬细胞的核心功能与表型特征。作为肺部天然免疫的关键 “防御细胞" 模型,其不仅能精准模拟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免疫调控功能,还具备稳定的增殖能力与可调控的炎症应答特性,成为研究肺部感染、炎症性疾病及肺损伤修复的核心工具细胞,为解析肺部免疫机制、开发靶向治疗方案提供了标准化实验载体。
一、核心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表型特征
在倒置显微镜下,MH-S 细胞呈现典型巨噬细胞的形态:贴壁生长时呈不规则圆形或梭形,细胞质丰富且含少量颗粒(为吞噬泡或溶酶体结构),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位于细胞一侧,部分细胞可见伪足伸出 —— 这与体内肺泡巨噬细胞 “不规则形态、具运动与吞噬能力" 的特征高度一致,直观反映其巨噬细胞属性。
细胞稳定表达肺泡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1b(巨噬细胞表面整合素,参与细胞黏附与吞噬)、F4/80(小鼠巨噬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确认其巨噬细胞身份)、CD68(溶酶体相关膜蛋白,反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同时表达 Toll 样受体 4(TLR4,介导病原体识别与炎症信号激活的关键受体),不表达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如 CK18)或淋巴细胞标志物(如 CD3),明确其纯肺泡巨噬细胞表型。
吞噬功能特性
MH-S 细胞最核心的功能价值在于模拟体内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在体外实验中,细胞可高效吞噬荧光标记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及凋亡细胞碎片,吞噬率在 30 分钟内可达 40%-60%,2 小时后吞噬率稳定在 70% 以上 —— 吞噬过程中,细胞会通过伪足包裹病原体形成吞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实现对病原体的降解,wan全复现体内肺泡巨噬细胞的 “吞噬 - 降解" 防御过程。此外,细胞的吞噬活性可被炎症因子调控:加入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刺激后,吞噬率可提升 20%-30%,而加入抗炎因子(如 IL-10)则会抑制吞噬活性,进一步体现其与体内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相似性。
免疫调控与炎症应答特性
MH-S 细胞是肺部免疫调控的 “关键效应细胞",具备精准的炎症应答能力:在静息状态下,细胞仅分泌少量基础炎症因子(如 TNF-α、IL-6);当受到病原体刺激(如 LPS、病毒模拟物 poly (I:C))时,会快速激活 NF-κB、MAPK 等炎症信号通路,显著上调 TNF-α、IL-6、IL-1β 等促炎因子的分泌(分泌量可达静息状态的 5-10 倍),同时表达大量趋化因子(如 CCL2、CXCL1),模拟体内肺部感染时的炎症反应启动过程。
此外,细胞还能参与抗炎调控:在 IL-10 或糖皮质激素处理后,促炎因子分泌量会下降 60%-80%,同时上调抗炎因子(如 IL-1ra)表达,体现肺泡巨噬细胞 “平衡炎症反应、避免过度损伤" 的免疫调节功能,为研究肺部炎症稳态调控提供理想模型。
二、主要研究应用场景
肺部感染机制研究
MH-S 细胞是解析肺部病原体感染机制的核心工具。在细菌感染研究中,用肺炎链球菌感染 MH-S 细胞,可观察到细胞通过 TLR4 识别细菌表面抗原,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同时启动吞噬功能清除细菌;若敲除 TLR4 基因,细胞的炎症应答与吞噬能力显著下降,细菌清除率降低 50% 以上,明确 TLR4 在细菌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在病毒感染研究中,用流感病毒感染 MH-S 细胞,发现细胞会通过 RIG-I 样受体识别病毒核酸,分泌 IFN-β 等抗病毒因子,同时招募其他免疫细胞(如 T 细胞)参与抗病毒免疫;通过研究细胞内抗病毒信号通路,可筛选出病毒感染的关键调控靶点,为抗病du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肺部炎症性疾病研究
依托稳定的炎症应答特性,MH-S 细胞广泛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哮喘、肺纤维化等炎症性疾病的机制研究。在 COPD 研究中,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处理 MH-S 细胞,可诱导细胞持续分泌促炎因子(TNF-α、IL-8),同时下调抗炎因子 IL-10 表达,模拟 COPD 患者肺部的慢性炎症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激活 Nrf2 抗氧化通路可抑制 CSE 诱导的炎症反应,为 COPD 的抗炎治疗提供方向。
在哮喘研究中,用尘螨过敏原刺激 MH-S 细胞,可观察到细胞分泌大量 Th2 型细胞因子(如 IL-4、IL-13),促进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模拟哮喘的过敏炎症过程;通过抑制细胞内 JAK-STAT 信号通路,可减少 Th2 型细胞因子分泌,为哮喘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支持。
抗肺部疾病药物筛选
MH-S 细胞因能精准模拟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成为抗肺部疾病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在抗感染药物筛选中,将候选药物与 MH-S 细胞共孵育后感染病原体,通过检测细胞吞噬率、病原体清除率及炎症因子分泌量,评估药物的抗感染效果 —— 例如,筛选发现某天然提取物可增强 MH-S 细胞对肺炎链球菌的吞噬能力,同时抑制促炎因子分泌,提示其具 “抗感染 + 抗炎" 双重活性。
在抗炎药物筛选中,将药物加入 LPS 或 CSE 诱导的炎症模型,通过检测 TNF-α、IL-6 等促炎因子的表达变化,筛选出高效抗炎药物;如研究发现某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抑制 NF-κB 通路,使 LPS 诱导的 MH-S 细胞促炎因子分泌量下降 70%,且无明显细胞毒性,为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候选药物。
三、细胞培养关键要点
培养基选择与配置
MH-S 细胞常规使用 RPMI-1640 培养基培养,添加 10% 胎牛血清(选择低内毒素批次,避免非特异性激活炎症信号)、1% 谷an酰胺(维持细胞代谢与增殖)、1% 抗菌制剂(预防细菌污染)。若需诱导特定炎症状态,可在培养基中添加 LPS(终浓度 1-10μg/mL)、CSE(终浓度 5%-20%)或病毒模拟物;若需研究抗炎机制,可添加 IL-10(终浓度 10ng/mL)或糖皮质激素。培养基 pH 需严格控制在 7.2-7.4,使用前 37℃水浴预热至室温,避免低温刺激影响细胞吞噬与炎症应答功能。
培养环境与日常维护
细胞需置于 37℃、5% CO?、湿度 95% 以上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7℃确保细胞代谢酶与信号通路蛋白活性正常,维持吞噬与炎症应答功能;5% CO?通过调节培养基碳酸氢盐平衡维持 pH 稳定,避免 pH 异常导致细胞形态改变;95% 湿度防止培养基蒸发,避免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脱水。培养过程中需每天观察细胞状态:重点关注细胞贴壁情况(若贴壁细胞数量减少、漂浮细胞增多,提示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质颗粒变化(颗粒增多可能提示细胞活化或吞噬状态);每 2-3 天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避免代谢废物堆积影响细胞功能。
传代与冻存操作
传代时机选择细胞融合度达到 70%-80% 时(肺泡巨噬细胞过度融合易导致吞噬活性下降):先用无菌 PBS 轻轻洗涤细胞 2 次,去除残留血清与代谢废物;加入适量含 EDTA 的细胞消化液,37℃孵育 2-3 分钟(巨噬细胞贴壁能力较弱,短时间孵育即可脱落);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轻柔吹打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避免剧烈吹打导致细胞损伤);按 1:2-1:3 比例接种至新培养皿,加入新鲜培养基后放回培养箱,每 3-4 天传代一次。
冻存需选用对数生长期且吞噬活性稳定的细胞(活率≥90%),冻存液为 90% 胎牛血清 + 10% DMSO(DMSO 需缓慢加入,避免细胞渗透压骤变);将细胞悬液与冻存液按 1:1 混合均匀,分装至冻存管并标注信息;遵循梯度降温程序:4℃放置 30 分钟→-20℃放置 1 小时→-80℃过夜→转入液氮长期保存。复苏时,冻存管从液氮取出后快速放入 37℃水浴融化(时间不超过 1 分钟),加入 5 倍体积预热培养基,1000rpm 离心 5 分钟去除 DMSO,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后接种,复苏后 24 小时内不换液,让细胞充分贴壁恢复活性。
四、实验使用注意事项
功能实验前的细胞预处理
开展吞噬实验或炎症应答实验前,需将 MH-S 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 4-6 小时,去除血清中因子对实验的干扰;同时需确保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避免使用衰老细胞(传代超过 25 代),因衰老细胞吞噬活性与炎症应答能力会显著下降,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
生物安全与污染防控
MH-S 细胞属于小鼠免疫细胞系,若用于病原体感染实验(如细菌、病毒感染),需在生物安全二级(BSL-2)及以上实验室操作,严格遵守病原体操作规范;实验结束后,需对实验器材、台面用含氯消毒剂或 75% 乙醇彻di消毒,实验废液需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排放,防止病原体扩散与生物安全风险。
长期培养的功能监测
长期培养过程中,每传代 5-8 代需通过吞噬实验(如荧光微球吞噬实验)验证细胞吞噬活性,通过 ELISA 检测 LPS 刺激后的促炎因子分泌量,确保细胞功能稳定;每传代 10 代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 CD11b、F4/80 等标志物表达,防止细胞表型改变;传代建议不超过 25 代,超代次细胞易出现吞噬活性减弱、炎症应答迟钝,需复苏早期低代次细胞(如 5-10 代)。
实验重复性保障
开展药物实验或机制研究时,需设置空白对照组(仅培养基)、刺激对照组(如 LPS 刺激组)、药物处理组,排除实验系统误差;同一实验需至少重复 3 次,结合统计学分析,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同时需注意,不同批次胎牛血清可能影响细胞功能,实验中建议使用同一批次血清,减少批次差异导致的结果波动。
Copyright © 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